音乐剧因在如画的布景中展现浪漫情节而取胜,而戏剧性、引人入胜的旋律、合唱和舞蹈使情节更加生动。在完全商业化剧院的框架内,一群有才华的作曲家和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使观众神魂颠倒、回味无穷。
最著名的十部音乐剧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猫》
《猫》的灵感来自于韦伯童年时所阅读的艾略特的诗作《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他继承了艾略特关于猫象征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思想,在舞台上构筑了一个神秘而精彩的猫世界。
“Memory”是全剧的核心唱段,二十多年来已被无数次地翻唱,成为不朽的经典。格里泽贝拉在舞台中央,一时间往日的酸甜苦辣全部涌上心头。她不顾一切地用一生的体验与回忆再次唱起了那震撼人心的旋律“Memory”。
C.M. 勋伯格:《悲惨世界》
“你可听到人民在歌唱”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出自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景的音乐剧《悲惨世界》,是这部音乐剧中最振奋人心的音乐,展现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依旧执着地追寻平等自由的人民群众发自肺腑最深切、最团结的呐喊,它警醒了残暴的统治阶级,可谓振聋发聩的民主之音。
乐曲背景为自拿破仑战争到1832年法国爆发意图推翻七月王朝的六月起义,曲风激昂悲壮,被视为反极权统治的革命代表歌曲之一。整首插曲以激越昂然、不屈不挠的革命牺牲精神吸引了无数心怀热血与希望的剧场观众与之共鸣,是虽败犹荣的法国“小革命”(雨果小说ABC朋友社的大致背景为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最为悲壮的一曲乐章。《悲惨世界》曾被英国BBC电台第二台的听众选为“全国第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
安·洛伊德·韦伯:《歌剧魅影》
“当你想起我”
Think of Me
《歌剧魅影》是韦伯又一次巨大的成功,故事改编于法国作家勒胡的同名小说。这首歌曲本为剧中歌剧院首席女高音卡洛塔演唱,但唱到一半,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布景从天幕上坠落下来。受到惊吓的女高音大发脾气,决定罢演。于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克里斯汀被推荐尝试演唱。
这首《Think of me》是克里斯汀的出场第一首唱段,从起初怯生生的小心翼翼,到自信动听的音色展示,呈现出克里斯汀征服剧院观众的完整过程。旋律流畅婉转,带有淡淡的忧伤,花腔乐段恰到好处。既有通俗音乐的亲和力,又有艺术歌曲的美感。
Think of Me(想念我)这首歌曲是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中的一首歌曲,一首咏叹调,演唱者为电影女主角克里斯汀。主要抒发对离开恋人的思念与不舍,剧中女主人公在首场独唱中以此歌出现,赢得了满场掌声,同样让自己少时好友(or恋人)劳尔想起来了自己,随后劳尔向其求婚。但是一直深爱克里斯蒂的Phantom很伤心,认为克里斯蒂背叛了他,所以带走了女主人公。
安·洛伊德·韦伯:《歌剧魅影》
“夜之曲”
The Music of the Night
《歌剧魅影》,改编自四大音乐剧之一的《歌剧魅影》,是最经典的音乐电影之一,由乔·舒马赫执导,杰拉德·巴特勒、埃米·罗森、帕特里克·威尔森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
《夜之音乐》(The Music Of The Night)出自音乐剧《歌剧院魅影》,该剧是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代表作,以精彩的音乐,惊险的剧情、恐怖的氛围,充满悬念和紧张感,完美的布景,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歌剧院魅影》的音乐写的极为成功,神秘而优美,其中的《歌剧魅影》以及《夜之音乐》已经成了音乐剧的经典名曲。从1986年上演以来,《歌剧院魅影》已成为百老汇历史上演出场次最多的作品,这还不算世界各地的版本和巡演版本的演出场次,足以看出《歌剧院魅影》是百老汇以及全世界音乐剧经典中的经典。
安·洛伊德·韦伯:《真爱不死》
“真爱不死”
Love Never Dies
《歌剧魅影》的剧本是改编自法国作家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巴黎歌剧院里一个神秘的魅影,将一个天赋异禀的芭蕾演员克莉丝汀培养成了首席女高音,而面容丑陋的他渐渐对克莉丝汀萌生强烈的爱和占有欲。在得知她已和子爵劳尔相爱时,魅影逐渐走向了毁灭和疯狂……
经典如《歌剧魅影》,百年来于荧幕及各大剧院的舞台上经久不息。电影改编自法国作家Gaston Leroux同名歌德式爱情小说。之后被改编成各种版本的电影与音乐剧。最著名的要数2004年的电影版和1986年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经典。
理查德·科西昂:《巴黎圣母院》
“美人”
Belle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自1998年首演以来,迅速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视听上的极高水准,震荡了整个欧美艺术界。仅首演第一年,就有超过200万观众在现场观看演出,其音乐原声唱片,销量达700万张。
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经典的曲目除了《大教堂时代》(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君似骄阳》(Beau comme le Soleil ),最令人深刻的莫过于获得过世界音乐奖的《Belle》(“美人”)。这首“Belle”是全剧中重量级的歌曲,是戏剧矛盾的小高潮。
C.M. 勋伯格:《西贡小姐》
“世界的最后一夜”
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
1989年,音乐剧《西贡小姐》在伦敦西区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剧院举行首演,其作品以普契尼《蝴蝶夫人》为原型,讲述来自东方的女主人公对逢场作戏的美国士兵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是全剧第一场结束终曲,也是最著名的唱段之一。旋律千回百转,令人柔肠寸断。在这种“世界末日”的疯狂中,人的状态都是不正常的。人们在这时候相爱只是为了“相濡以沫”,而当生活平静之后——正如歌中所倡导的——这个世界的一切就都不真实了。
伦纳德·伯恩斯坦:《西区故事》
“今夜”
Tonight
《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又译梦断城西、西城故事)在众多百老汇著名音乐剧中独竖一格,开创音乐剧的新篇章,不但音乐、舞蹈、剧本、作词由大师担纲,而且大胆开创歌舞剧的新形式,舞台效果精彩绝伦。1957年上演以来,迄今近60年,魅力不减。根据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在1962年获得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在内的10项奥斯卡大奖。《西区故事》与《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一样,是百老汇及好莱坞双栖名剧名片。
伦纳德·伯恩斯坦:《西区故事》
“美国”
America
《西区故事》的音乐由20世纪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谱写,伯恩斯坦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才华和最成功的音乐家之一,曾长期担任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指挥及音乐总监,他在《西区故事》的音乐创作中采用了交响爵士乐风格,同时加入拉美及西班牙音乐风格,使该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音乐剧中的歌曲“今夜”(Tonight)、玛丽亚(Maria)、美国(America)、《某个地方》(Somewhere)等歌曲脍炙人口,传唱不已。
安·洛伊德·韦伯:《艾薇塔》
“你一定要爱我”
You Must Love Me
《艾薇塔》是韦伯与莱斯这对金牌组合联袂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作品,善于从历史和政治事件中寻找题材的莱斯这次把目光瞄向了阿根廷历史上的传奇女性——贝隆夫人。全剧用倒叙手法,从旁白人“切”的角度讲述了贝隆夫人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首歌曲在电影版《艾薇塔》中曾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演唱者是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她也是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深情的咏唱表现出贝隆夫人的情感,也展现她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外表坚毅美丽的贝隆夫人把对丈夫的爱当成支撑自己的信仰,个中滋味尽在音乐中。
能否欣赏古典艺术一直是西方贵族教养的标准之一。在中国,经过前面几十年文化教育的积累,我们渴望学习更经典更高级的精神文明。歌剧与音乐剧正是一种最全面的、也最值得学习的西方艺术形式,其中包含古典音乐、经典戏剧、美声唱法、西方历史和文化思潮、每个年代的风俗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以歌唱的形式,让古老年代的人物和故事复活了,你一定要学习西方的歌剧和音乐剧艺术,才能真正走入西方的心灵,了解他者的文明。


音乐剧因在如画的布景中展现浪漫情节而取胜,而戏剧性、引人入胜的旋律、合唱和舞蹈使情节更加生动。在完全商业化剧院的框架内,一群有才华的作曲家和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使观众神魂颠倒、回味无穷。最著名的十部音
留言咨询